《易经》第十一卦,泰卦,地天泰,坤上乾下
泰卦第六爻,爻辞:上六:城复于隍;勿用师
泰卦第六爻,爻辞:上六:城复于隍;勿用师,自邑告命,贞吝。
泰卦第六爻爻辞释义
复:通“覆”,崩塌。隍:没有水的护城濠。
师:军队。用师:指采取军事行动。
本句爻辞的意思是:城墙倒塌在久已干涸的护城壕沟里;这时不可进行战争,不要再发布繁琐的命令,以防止可能出现的土崩瓦解。
泰卦第六爻人生启示
泰久而否,与否极泰来一样,是天理之必然也。在古代,每个城市修有高高的城墙,城墙下面有沟,这种城下沟,无水时称“隍”,有水时称“池”。人们为了保险,挖掘隍土来修建城墙,这就像治理之道,最后终于实现了安泰。可是到了“泰”之终,又回到了“否”上,就像城墙倒塌,城墙上的土又堆积回到了隍处。这就是“城复于隍”的道理。
《象》曰:城复于隍,其命乱也。
这里指出:“城墙倒塌在久已干涸的护城壕沟里”,说明形势已经向错乱不利的方面转化,其前景是不大美妙的。
占得此卦者,要明白,自己的处境将向不好的方向转化。所以要注意约束自己,否则会给自己惹来麻烦。事态若不及时控制,可能会危及到自己的事业。
如果你是一个单位的领导,不要频繁地发布命令,以求改变危局,这是不起作用的。
象辞意思是:城墙倒塌在城壕里,说明泰卦发展到上六爻已由治转为乱了。
到了上六,泰卦走到了顶点,也就是说走到了物极必反的地步。九三爻有“无平不陂,无往不复”的爻辞,说明了阴阳循环、盛衰往复的事物变化规律。这里又有一个“复”字,与九三的“复”意思相同。“城复于隍”便是说,城墙倒塌了,填满了城壕沟。古人建城墙时是就地取土,城墙建好了,城墙外面便形成了一道很深的壕沟,壕沟里注入水,便成了护城河,这是一举两得,一次劳动,给城市建造出两重防御系统。城墙出自于壕沟,现在又回到了原位,喻示着事物鼎盛之极后,又回到了衰落状态中。同时也喻示着毁坏来自于内部,即城中之人推倒了城墙。“勿用师”则是告诫人们在这种情况下,不宜采取武力行动。因为事物的盛衰是人无法控制的,但只要适时而行,就可免除灾难。在走向衰落时动用武力,大搞征伐,只能加速自己的灭亡。那该怎么办呢?只能“自邑告命”,就是说在城里宣布自己的命令,什么命令?自然是维护和平统一的命令了。也就是说要加强内部的团结,维持和平的状态,让衰落来得缓慢些。但最终还是“贞吝”,即最终守正道也会有忧吝的事发生,因为事物的发展变化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这就好比李隆基正与杨贵妃花前月下时,李白则从牡丹根部的发霉暗示了盛唐已开始走入衰的盛世也是由于白莲教的起义而宣告结束。
结果安禄山的叛乱,使唐朝的盛世发展到了“路有冻死骨”的状态中。清朝当然,适时而动是明智的选择,古人认为兴衰皆由命的思想也是存在片面的。其实在鼎盛时期只要励精图治治理天下,鼎盛的终点应该是没有期限的。
上六:城复于隍;勿用师,自邑告命,贞吝。占得此爻者,要记住:
逢乱命不行,终久数复否。
行师外可忧,蓄众内防毁。
悲似喜,喜似悲。
蹙破远山眉,门前事惹疑。泰极将成否,人心不顺从。未宜有施用,虽正亦惟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