渊海妙算 -> 姓名学 -> 姓名常识 -> 氏的起源,姓氏起源发展

姓名常识

在中国古代先秦时期,标志部族、宗族的徽号,除姓之外,还有氏的称谓。而“氏”字的造字结构,在甲骨文中解释为“木本”之意,即植物之“根”,故后世多用“寻根”二字表述某一姓氏认祖寻宗,追源溯流的文化情结。

氏的起源,姓氏起源发展

在中国古代先秦时期,标志部族、宗族的徽号,除姓之外,还有氏的称谓。而“氏”字的造字结构,在甲骨文中解释为“木本”之意,即植物之“根”,故后世多用“寻根”二字表述某一姓氏认祖寻宗,追源溯流的文化情结。

《左传隐公八年》有一段著名文字,精要地阐明了“姓”和“氏”之间的关系和区别:“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胙之土而命之氏,诸侯以字为谥,因以为族;官有世功,则有官族,邑亦如之。”意思是说,天子分封诸侯,根据出生而赐姓,又分封土地而称氏,诸侯以字作为谧号,后人便作为族号;担任官职而世代有功者,就以官名为族号;也有以受封采邑作为族号的。这里的族号,就是“氏”。

氏的出现较姓为晚,是姓所衍生的产物,即姓的支族。氏约起于父系氏族社会,盛行于周代的分封制度,郑樵《通志氏族略序》中称:三代(夏、商、周)以前,姓氏分而为二,男子称氏,妇人称姓,氏所以别贵贱,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姓所以别婚姻,故有同姓、异姓、庶姓之别;氏同姓不同者,婚姻可通,姓同氏不同者,婚姻不可通。也就是说,先秦时期,氏不仅是部族、宗支的徽号,也是社会地位尊卑、贵贱的标志。最初,氏是同姓部落的名称,后来则逐渐演变为专指部落首领相沿承袭的尊号。传说中父系社会英雄人物的称号,均加“氏”以尊称,如炎帝神农氏、黄帝轩辕氏、太昊伏羲氏、少昊金天氏等,即是例证。

最初的氏与最初的姓一样都是不多的,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和后代的长期繁衍,同姓必然越来越多,加之有些家族、部族的分徙或孽变,往往以内含的血统支系分别出一些支系来,这些支系需要立一个属于自己的名称,这样便分化产生出一些新的氏。所以,这时候的氏是姓的支系,用以区别子孙之所由出生。这种区分不仅是血缘的亲疏,而且也表示地位与财富的差异。这种分化趋势,伴随着母权制向父权制的转变而日益明显,进人阶级社会又大大加速了。如夏为姒姓,而在姒姓之下又分为夏后氏、有扈氏、有男氏、斟寻氏、彤城氏、褒氏、费氏、杞氏、缯氏、辛氏、冥氏、斟戈氏等;商为子姓,而在子姓之下“其登名氏三百六十夫”〔《史记^周本纪》)。据甲骨文的材料,亦可考察出商代氏至少在二百个以上。春秋战国时,见于文献的氏则进一步激增至六百余个,很多社会阶层都有了自己的氏。

和姓一样,氏也有着其不可替代的特殊社会作用。《白虎通义‘姓名》说:“所以氏者何?所以贵功德、贱伎力,或氏其官,或氏其事,闻其氏即可知其德,所以勉人为善也。”清楚地表明区别氏的社会作用是明贵贱、别等级。

关于氏的产生,也涉及我国上古社会的赐姓氏的制度。西周推行分封制后,赐姓仍较严格地遵循古制,而赐氏则大为松动,不仅天子可以赐氏,诸侯也可以赐氏,而且赐氏的因由也扩大了。因而自周代起,氏的发展极为迅速。所以顾炎武《原姓》说:“男子称氏,女子称姓,氏一再传而可变,姓千万年而不变。最贵者国君,国君无氏。不称氏,称国。”又说“(春秋)二百五十五年之间男子而称姓者乎?无有也。”可见氏的发展变化势头,大大超过了原来的姓3周代的赐氏,大致有如下几方面的情况:

天子赐氏。如:郑捷(郑文公)、齐环(齐灵公)、蔡甲午(蔡庄公)、宋王臣(宋成公)。

以祖先的字或谥为氏。如:孔丘(宋公孙嘉之后,嘉字孔父)、仲孙阅(鲁公子庆父之后,庆父字仲)、文种〔周文王之后,姬昌谥文)。

以封邑为氏。如:屈完(楚武王子瑕之后,瑕封地在屈)、知蔷〔晋苟首之后,首封地在知)、解狐(唐叔寘之后,封地在解)、羊舌赤(晋公族靖侯之后,封地在羊舌)。

以居地为氏。如:东门襄仲(祖居地在东门)、北郭佐(祖居地在北郭)、西门豹〈祖居地在西门)、百里奚(曾家居于百里)。

以官名为氏如:司寇惠子(周司寇苏忿生之后)、内史过(周内史叔兴之后)、史墨(周史官尹逸之后)、祝蛇(周祭主赞辞官之后)。

以职业为氏。如:匠石、庖丁、弈秋、徒人费。社会下层平民,受贵族立氏的影响,遂以自己从事的职业冠于名前为氏。

到宋代,郑樵在《通志‘氏族略》中对周代以来命氏的情况作了更详尽的考察,计有:以国、以邑、以乡、以亭、以地、以姓、以字、以名、以序、以族、以官、以爵、以技、以事、以溢、以凶德、以基德、以国系、以族系、以名与氏、以国与爵、以爵与谱系、以邑与谱系、以官与名、以邑与溢、以谥与氏、以爵与谥命氏,以及代北、关西、诸方复姓、代北三字姓、代北四字姓等32类。

这种以“氏”别贵贱的风尚,在从父系氏族社会到先秦时期这一历史阶段,相当盛行,形成“同姓异氏,一姓多氏”社会格局。如炎帝神农氏本来是姜姓部落的始祖,但其后裔却有烈山氏、祝融氏,及齐、吕、申、许等氏族分支;黄帝轩辕氏为姬姓部落的始祖,但他的25个儿子,却分为12胞族(氏族);太昊伏羲氏(庖牺氏),少昊金天氏,本是东方凤姓部落的首领,是以鸟为图腾的部族(凤即凤鸟),其后裔则蕃衍为凤鸟氏、玄鸟氏、丹鸟氏、青鸟氏、鸠氏、爽鸠氏、伯赵氏及“五雉”“九扈”等24个“以鸟名官”的氏族。

这样随着父权制的确立和氏的形成,母系氏族逐渐被父系氏族所取代,所有的血缘关系,均由父系来确认。所以母系氏族之解体,父系氏族之兴起,成为姓氏演变过程中的一个里程碑。

夏代的姓氏情况,因缺乏文献记载和考古发现难以详知,但据《史记‘夏本纪》和《世本‘氏姓篇》载录,夏禹为姒姓,其后分封,以国为氏的部族有:夏后氏、有扈氏、有男氏、斟寻氏、彤城氏、褒氏、费氏、杞氏、缯氏、辛氏、莫氏、斟戈氏及有南氏、有鄂氏等十余个姓氏。

商朝是典型的奴隶制王朝,国家机构已经形成,“胙土命氏”正式成为姓氏产生的主要途径。商朝帝王嫡子有继承王位的权利,某地庶子则有“胙土命氏”的分封权益。一些有功于王室的功勋大臣,及臣服于商王朝的附庸部落,依据其社会地位,也被封赐相应的侯国、采邑。因而商代的姓氏较夏代大为增多,史称商代有“八百诸侯”。见于《史记‘殷本纪》和《世本》等文献记载的姓氏有数十余个。如殷氏、来氏、宋氏、稚氏、时氏、萧氏、黎氏、空相氏、北殷氏、目夷氏、祟氏、周氏、杞氏、耿氏、微氏、箕氏、阮氏等,皆是以国为氏,至今有相当一部分仍在沿用。在《尚书‘盘庚》中,将殷商贵族大姓总称为“百姓”。此处的“百姓”二字,是氏族社会时期,“禅让”制度流传下的大族旧姓,与万民相对,原意是指有一定社会地位,被王室“胙土命氏”的贵族阶层。之后,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和朝代的更迭,这些贵族阶层失去了原有的封邑和地位,沦为普通庶民,但却保留了原有的姓氏,成为当今姓氏的重要来源,也是后世历代庶民统称为“百姓”的原因。

公元前1066年,周武王姬发灭掉商朝,大封诸侯,胙土命氏。据史书所载,周朝共灭商朝属国99个,降服652个国,从而为周初大分封提供了广阔的土地。这种大分封举措,对于商朝原始小邦林立的格局,含有统天下于一尊的意义,显然是社会发展的一大进步。而大分封的结果,必然导致大批氏的产生。周朝成为“氏”产生最多的时期,尤其是春秋时期,激烈的诸侯兼并,为姓氏的发展演变提供了特定的条件。

相关内容

姓名常识

姓的起源,姓氏起源史

姓的起源,姓氏起源史

“姓”是个形声字,其中的“生”只是表示读音,意义是从“女”得来的,“姓”的本义可以理解为:源于同一女性始祖的族属的共同标志。姓源于母系社会,同一个姓表示同一个母系的血缘关系。
姓名常识

氏的起源,姓氏起源发展

氏的起源,姓氏起源发展

在中国古代先秦时期,标志部族、宗族的徽号,除姓之外,还有氏的称谓。而“氏”字的造字结构,在甲骨文中解释为“木本”之意,即植物之“根”,故后世多用“寻根”二字表述某一姓氏认祖寻宗,追源溯流的文化情结。